宝钗也将手抽出来道:“颦儿,我去了,改日再来看你罢。”说罢转身就走。
宝玉却不知是该随了宝钗去还是留下来,愣了一回,宝钗却走远了。
宝玉忙随着黛玉进屋道:“好妹妹,你和宝姐姐都说了什么?”
黛玉幽幽的坐定了,才道:“我们说什么是我们的事儿,你来问什么?”宝玉哪里肯依,又纠缠起来。
黛玉缠不过才道:“你若想知道只管问宝姐姐去吧,我懒怠跟你说。闹了这么一会子我也乏了,你若是饶我清静一会子便是我的造化了。”
宝玉无法,只得也跟着呆坐了一回,见黛玉只在榻上懒懒的歪着并不搭理自己,心下无趣,只得起身去了。
来至梨香院,忙去追问宝钗,宝钗摇头苦笑道:“既是颦儿不想让你知道,你也别来闹我了。横竖你只放心就是了,只是日后莫要辜负了颦儿就是了。你去吧,好歹也让我一个人静一静。”
宝玉只得起身去了,不在话下。
又过了几日,宝玉仍挂记薛蟠一行,便去寻冯紫英探问。
见了面,冯紫英却笑道:“宝兄弟,我正要去寻你的。说来也,你猜这事到底怎么着?”
遂将宝玉引至清净处讲了起来。
原来自打那日起冯紫英也是四处留意打探,却并未听到有官府通缉的文书发出,心中好不纳闷,想起倪二临走前说起的王短腿,便着了便衣去寻。
对了切口,方从王短腿处打听了大概。
原来这薛蟠本是要犯,那典狱知道薛蟠被劫后哪里敢往上报?权衡再三,好在薛蟠一案已定死,不能翻案,也不用再提审,只等着明春问斩的。
那典狱便只令提了一体格相貌和薛蟠相近的死囚,又许下他家人许多银两好处,嘱他冒名顶替薛蟠仍关押在狱中,只盼到了行刑之期胡乱提了人一斩了事。
又命之人一个字都不许透露,只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般。故而才不曾有通缉官文。
宝玉听了心中一块石头方落了地,与冯紫英又闲话几句,便起身告辞,要将此事告知薛姨妈并宝钗。
来至梨香院薛姨妈房里,正巧儿宝钗正亲自服侍薛姨妈吃药。宝玉不敢唐突,只等薛姨妈吃完了药方将冯紫英所讲的说与母女二人听。
二人听了不由都长出一口气,薛姨妈更是双手合十口中念佛不止。
宝玉笑道:“这可真是大哥的造化了。老天不绝他。只要他肯好好隐姓埋名,将来必还有出头之日的。娘,你只管好生养病,母子团聚的日子自是不远。”
薛姨妈不由又落下几滴泪来,拉着宝玉的手道:“我儿,真是难为你了,为那混账哥哥操了这许多心。”
宝玉道:“妈妈哪里话?还不都是应该的。”
宝钗也道:“妈妈,这是喜事,可别再悲痛了,妈妈若感激宝玉,只好生养病才是正经,也不白辜负了他这一片心。”
薛姨妈本就是心病,自打宝玉接了薛蟠出来,母子在悼红轩见了面之后便觉得又有了指望,故心境也开朗了许多,自然那病也有起色。
宝玉又找了好太医,薛姨妈也颇肯吃药静养,这病已好了三分。今日又得知薛蟠不曾被追捕,更是轻松许多,那病便一日好似一日,不一一细表。
一晃过了几日贾赦贾政正在厅上坐着,门外有人报有两个老公公在外头求见。
贾赦道:“请进来。”
门上的人领了老公进来,贾赦贾政迎至二门外,先请了娘娘的安,一面同着进来,走至厅上让了坐。
老公道:“前日这里贵妃娘娘有些欠安。昨日奉过旨意,宣召亲丁四人进里头探问,许各带丫头一人,余皆不用。亲丁男人只许在宫门外递个职名,请安听信,不得擅入。准于明日辰巳时进去,申酉时出来。”
贾政贾赦等站着听了旨意,复又坐下,让老公吃茶毕,老公辞了出去。
贾赦贾政送出大门,回来先禀贾母。贾母道:“亲丁四人,自然是我和你们两位太太了。那一个人呢?”
众人也不敢答言,贾母想了一想道:“必得是凤姐儿,他诸事有照应。你们爷儿们各自商量去罢。”
贾赦贾政答应了出来,因派了贾琏贾蓉看家外,凡文字辈至草字辈一应都去。
遂吩咐家人预备四乘绿轿,十余辆大车,明儿黎明伺候。家人答应去了。
贾赦贾政又进去回明老太太,辰巳时进去,申酉时出来,今日早些歇歇,明日好早些起来收拾进宫。
贾母道:“我知道,你们去罢。”赦政等退出。
这里邢夫人王夫人、凤姐儿也都说了一会子元妃的病,又说了些闲话,才各自散了。
次日黎明,各间屋子丫头们将灯火俱已点齐,太太们各梳洗毕,爷们亦各整顿好了。
一到卯初,林之孝和赖大进来,至二门口回道:“轿车俱已齐备,在门外伺候着呢。”
不一时,贾赦邢夫人也过来了。大家用了早饭,凤姐先扶老太太出来,众人围随,各带使女一人,缓缓前行。
又命李贵等二人先骑马去外宫门接应,自己家眷随后。文字辈至草字辈各自登车骑马,跟着众家人,一齐去了。贾琏贾蓉在家中看家。
且说贾家的车辆轿马俱在外西垣门口歇下等着。一回儿,有两个内监出来说:“贾府省亲的太太奶奶们,着令入宫探问,爷们俱着令内宫门外请安,不得入见。”
门上人叫快进去。贾府中四乘轿子跟着小内监前行,贾家爷们在轿后步行跟着,令众家人在外等候。
走近宫门口,只见几个老公在门上坐着,见他们来了,便站起来说道:“贾府爷们至此。”
贾赦贾政便捱次立定。轿子抬至宫门口,便都出了轿。早有几个小内监引路,贾母等各有丫头扶着步行。
走至元妃寝宫,只见奎壁辉煌,琉璃照耀。又有两个小宫女儿传谕道:“只用请安,一概仪注都免。”
贾母等谢了恩,来至床前请安毕,元妃都赐了坐。贾母等又告了坐。
元妃便向贾母道:“近日身上可好?”
贾母扶着小丫头,颤颤巍巍站起来,答应道:“托娘娘洪福,起居尚健。”
元妃又向邢夫人王夫人问了好,邢王二夫人站着回了话。
元妃又问凤姐家中过的日子若何,凤姐站起来回奏道:“尚可支持。”
元妃道:“这几年来难为你操心。”
凤姐正要站起来回奏,只见一个宫女传进许多职名,请娘娘龙目。元妃看时,就是贾赦贾政等若干人。
那元妃看了职名,眼圈儿一红,止不住流下泪来。
宫女儿递过绢子,元妃一面拭泪,一面传谕道:“今日稍安,令他们外面暂歇。”
贾母等站起来,又谢了恩。
元妃含泪道:“父女弟兄,反不如小家子得以常常亲近。”
贾母等都忍着泪道:“娘娘不用悲伤,家中已托着娘娘的福多了。还请娘娘多多保重凤体为要。”
元妃又问:“宝玉近来若何?”
贾母道:“近来颇肯念书。因他父亲逼得严紧,如今文字也都做上来了。”
元妃道:“这样才好,只是也不必逼得太紧。宝玉打小身子就弱,近些年可好些了?”
王夫人回道:“承蒙娘娘挂念,宝玉这二年身子倒是结实,不大生病了。”
元妃点头道:“宝玉年纪也不小了,可考虑过大事了?”
王夫人犹豫了一下方回道:“老太太给定了林丫头,只是……前几日薛姨妈又将宝丫头许给了宝玉做小。”
元妃听了不由一惊道:“可是那年我省亲见的宝钗?”
王夫人答是。元妃道:“宝钗我是见过的,不论是长相还是才情都是一等一的,又是亲戚,怎么能做了小?”
王夫人这才将薛姨妈病中托宝钗的事讲了。
元春听了叹道:“当初姨妈家也是那等风光,怎么说败就败了呢?”
又问道:“黛玉和宝玉的婚事何时办?可定了日子?”
贾母回道:“东西到是三三两两制备下了,日子却还未定死,只是口头定下的,老爷的意思也是不让他们小的先知道。想是等着娘娘大喜的时候一并办了。”
元妃听了点头不语,又闲谈一会,遂命外宫赐宴,便有两个宫女儿,四个小太监引了到一座宫里,已摆得齐整,各按坐次坐了。
不必细述。一时吃完了饭,贾母带着他婆媳三人谢过宴,又耽搁了一回。看看已近酉初,不敢羁留,俱各辞了出来。
元妃命宫女儿引道,送至内宫门,门外仍是四个小太监送出。贾母等依旧坐着轿子出来,一行人回了贾府,不在话下。
不几日,却听外头敲锣打鼓,门上人跑来报:“老爷太太,外头又有两个老公,说要老爷去接旨呢。”
贾政忙接了出去,将老公迎进来,老公道:“贵妃娘娘懿旨,贾太君、贾政夫妻、薛贾氏听旨!”
贾政忙去后头请贾母来,又着人去接了薛姨妈,却不明就里。只王夫人猜的大概。
果然,人齐备了,那公公念道:兹闻紫薇舍人之后薛公之长女薛宝钗娴熟大方、温良敦厚、品貌出众,哀家躬闻之甚悦。今舍弟贾宝玉已成年,适婚娶之时,当择贤女与配。值薛宝钗待宇闺中,与贾宝玉堪称天设地造,为成佳人之美,特将薛宝钗许配贾宝玉为妻。一切礼仪,交由礼部协助操办,下月初六即为吉日,准贾宝玉薛宝钗二人完婚。
布告天下,喜使闻之。
钦此念完,贾政双手将懿旨接过,那老公拱手道喜,又将元妃娘娘所赏赐的礼单程给贾政。
贾政忙命献茶,又命人速速拿重重的喜钱给众人,不在话下。老公公喝了茶,又得了喜钱,欢喜着去了。